网站首页 > 宣城(上海)科创中心

六个“一”:宣城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这六年

发布时间:2024-07-15 09:15 信息来源:市投资促进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东南形胜,夏意渐浓。

今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开局之年。5月23日,2024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上海松江举行,沪苏浙皖九城(区)共赴合作之约、共商发展大计。

弹指一挥间,六年前的初夏时节,2018年6月,宣城市正式加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与上海松江,江苏苏州,浙江嘉兴、杭州、湖州、金华,安徽合肥、芜湖共同发布《松江宣言》,携手迈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平台。

六载光阴,从浦江到长江,《松江宣言》言犹在耳,昔日蓝图已化为“一体化”生动实践;春种夏长,从“先行区”到“桥头堡”,我市把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动能、最大红利,奋笔书写“高质量”精彩答卷。

在这张答卷上,我们梳理了宣城与G60科创走廊的六个“一”,且听一一道来——

一条走廊
宣城,在一条走廊上。

G60科创走廊,因G60高速得名,由上海市松江区发起成立。

这条走廊以松江为原点,上连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下接嘉兴、杭州、金华,似一个“几”字形,跨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接九城(区),横贯长三角中心腹地。

2018年6月1日,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G60科创走廊九城首次联手发布《松江宣言》,并签订了唯一的地级市签约项目《共建共享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要将科创走廊“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实践样本和实现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

九城携手开启新篇,一条走廊担当重任。2024年深入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总结六年成果——已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标志性平台。

一条走廊,让宣城与长三角连得更紧。2018年6月召开的“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推进大会”上,市委这样定义加入G60科创走廊的意义——实现了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的质的转变。贯彻省委要求宣城“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指示,我市制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并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宣城行动计划》。

六年来,宣城积极融圈进群,深度参与共建南京都市圈,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主动嵌入合肥都市圈创新链产业链,加强与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城市合作,已成为沪宁杭合四大都市圈辐射交汇中心,即将全域纳入上海大都市圈。

一条走廊,让宣城与长三角融得更深。我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

高规格搭建交流平台。2022年举办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质量标准论坛;2023年成功承办中国光伏行业半年会、第六届国际异质结大会、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第五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2024年迎来第四届长三角体育节……

大力度促进创新要素对接。推动长三角(宣城)光储产业联盟、G60新能源产业联盟发展,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金融服务联盟宣城分会、金融服务中心宣城分中心。宣城经开区、广德经开区分别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产融结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泾县经开区、广德创新港科技孵化器获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

大手笔打造对外开放通道。宁宣杭高速高淳段、临安段,溧宁高速溧阳段和宁安高速等4条省际“断头路”全部贯通,实现与南京、杭州都市圈高速直达。建成运营杭黄高铁、商合杭高铁,实现合宁杭等城市1小时高铁通勤圈。宣绩高铁计划今年9月开通运营,沪苏湖铁路预计年底通车。建成宁波舟山港宣城国际陆港,开通宣城—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累计已突破3万标箱……

一块“飞地”

宣城,有一块“飞地”在G60科创走廊策源地。

2023年9月,我市首个跨行政区建设的“创新飞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宣城科创中心在上海市松江区揭牌。

市委书记李中在揭牌仪式上阐明首块“飞地”的意义,是宣城积极承接上海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招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窗口。

上海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对“飞地”寄予期望,双方要积极发挥科创中心作用,共同营造G60科创企业成长最优环境,携手奋力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国际一流科创生态。

“飞地”起飞,借力上海创新资源,创新构建“研发在沪、转化在宣”协同发展模式,打造链接上海高端要素,集创新中心、孵化中心、人才中心、招商中心为一体的G60科创走廊创新示范平台。目前已有华晟新能源、宣城先进光伏研究院等22个新兴领域项目入驻和拟入驻。

G60联席办关注“飞地”的发展,今年2月,产业组组长戴志明来宣专题调研科创中心工作,他表示,G60联席办将加强要素资源共享,深化产业合作,协同推进“创新飞地”高质量运营。

协同创新,本就是G60科创走廊题中之意。

5月24日,九城(区)共同发布2023年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指数,预计达到165分。

我市协同创新成绩单同样亮眼。

六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主导产业,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科创能力全面提升。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指数排名全省第5,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速全省第2,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市长何淳宽在今年的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上介绍,全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23家、高新技术企业700家。中鼎集团进入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前30名,位列全省第2;华晟新能源成为全球最年轻光伏独角兽企业、全球产能最大的异质结电池制造商。

一块“飞地”,正是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的宣城实践,也是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写照。

一个新地标

新地标,是一方新兴的热土——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全国第3个、安徽第1个以“长三角”命名的产业合作区。

长合区与G60科创走廊渊源颇深。

这块规划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的区域,就在科创走廊上行线中心位置,也是沪苏浙皖四省联手打造的“一地六县”产业集中区核心地域。其中,广德片区面向上海、杭州、湖州,宣州片区面向南京,郎溪片区面向常州、无锡。

2023年,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市谋划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推进“一地六县”建设的“一号工程”,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地标”。

去年9月12日,长合区揭牌。今年1月,长合区获省政府批复,目前已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建设项目。

新地标,集聚新质生产力,正在书写“我的长三角”宣城新故事。

广德片区已落户寻钠钠离子电池制造、人本轴承两个百亿项目,宣州片区工业母机产业基地实现从0到22个项目聚集的突破,郎溪片区打响“五大会战”拓展“一区一园一港”平台新空间……截至目前,长合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8个、总投资550.6亿元,其中今年以来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3个,总投资191.7亿元。

苏州是G60科创走廊兄弟城市,去年有诺达佳、威灏、鼎为三家苏州光电企业抱团落户广德片区。今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苏州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又在这里投资兴建二期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0亿元。公司董事胡骞化身长合区招商代言人,以亲身经历在推介会上诚邀同行:一起去长合区投资兴业、干事创业!

一座“桥头堡”

“桥头堡”,是对宣城区位形象的描绘。

作为安徽唯一与苏浙两省接壤的地级市,从G60科创走廊看,宣城背依合肥、芜湖,面朝湖州、杭州,四面逢源地处长三角地理中心。

“桥头堡”,更是新的使命、定位。

2023年11月,省委常委会赴宣城市现场办公会上,明确赋予宣城“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的使命。

“桥头堡”,就要招大引强。2023年我市从长三角地区引进5个百亿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个首位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值分别达到430亿元、700亿元,着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和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在省内仅次于合肥、芜湖,成为全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桥头堡”,更要奋勇争先。我市荣获全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优秀单位”,连续三个季度获省投资“赛马”激励表彰。

“桥头堡”,还要先行一步。我市规划推动东部新区建设,签约落地长三角(宣城)大数据和软件产业基地、长三角(宣城)水运产业服务中心等7个项目,加快打造融入“沪苏湖宣”发展轴的重要平台。

沪皖共建的长三角康养基地广德先行区先行启动,现已完成总长37.7公里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一期工程;建成“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200余公里,累计串联9个乡镇290余个自然村、8个A级景区。广德市已与中铁文旅、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申花集团等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总投资约10亿元的中铁文旅“东方幸福农法”乡村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项目已签约……

借着这股东风,卢村乡甘溪村已率先走上绿色康养之路。建成民宿农家乐22家、异星部落等5个文旅项目,村后备干部简杭欣喜地表示:这半年已接待来自长三角的游客1万多人次。村里信心满满,把乡村会客厅打造成康养样板,围绕“康养”与上海文旅企业深入对接拓展合作。

“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崛起成势——

2023年,宣城引进实际到位沪苏浙地区资金914.9亿元,居全省第3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320户,居全省第4位。

一盘棋一体化

六年来,G60科创走廊共下一盘棋。

我市参与制定发布《G60科创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共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态宣言》《深化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才交流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协议宣言……九城联动,共同奔赴;

加入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网联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质量标准创新、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乡村旅游产业……多个联盟,与兄弟城市深化合作,共建共享;

在生态环境联保共治中,宣城已与长三角13个地区建立跨省(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实现跨界全覆盖。

 

就在今年5月,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发出“创新引领、新质赋能”的号召;九城市政协会商深化协同创新合作,促进长三角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盘棋,还将画出更大“同心圆”……

六年来,G60科创走廊紧扣一体化,寻求更多“公约数”。

21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152项场景应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3月7日,宣城市首张通过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窗口办理的外资营业执照在市政务中心发出,安徽尼富仕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日本投资人高野在上海市松江区政务服务中心当天就办好了相关手续,他由衷点赞:上海宣城“一网通办”零距离、高效率。

我市全方位推动办事标准、公共服务向沪苏浙靠拢,以“永不竣工的重大工程”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全省办事效率最高、办事时间最短、办事流程最简、办事麻烦最少的城市。

互联互通,互动互惠,一体化为群众增添满满的幸福感。

现已开通18条省际毗邻公交线路,开通数量及开行里程均居全省第1。我市还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开展长三角地区居民公共交通、景区购票“同城待遇”惠民活动。今年4月,浙江嘉兴的颜阿姨慕名来到泾县桃花潭,使用嘉兴的社保卡享受了门票满减的同城优惠待遇,她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宣城拥抱长三角的热情和暖意。

同心下好一盘棋,携手迈向一体化。加入G60科创走廊这六年,宣城与沪苏浙越来越近,与长三角愈融愈深。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征程上,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富有诗意的山水之城、四面逢源的中心之城、势能强劲的产业之城,实现了从“偏居东南”到“身居要冲”的区位格局之变、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格局之变、从被动接受“虹吸效应”到主动承接“溢出效应”的要素格局之变、从“最近浙江”到“最似浙江”的环境格局之变,连续4年入围“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榜”

六年征程与时行。

6月5日至6日,以“谱写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勇当中国式现代化先行者”为主题,2024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更大力度参与共建G60科创走廊,为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加壮丽篇章作出宣城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