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投资促进局>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2341700686863395A/202308-0004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投资促进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市投促局关于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8-20
索引号: 12341700686863395A/202308-0004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投资促进局
主题分类: 其他
名称: 市投促局关于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8-20
市投促局关于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3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08-20 09:36 来源:宣城市投资促进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致公党宣城市基层委: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承接转移,推进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投促局等部门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双招双引”专题会议要求,围绕“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总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持续推进工业强市“6543”工程,聚力招大引强,不断优化招商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双招双引”质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双招双引总体情况
    上半年全市招大引强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57个,同比增长24.4%,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9.5%,协议投资额2119亿元,同比增长104%,平均投资额5.94亿元。1-6月,全市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51个,同比增加23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100亿元5个。百亿级项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华电安徽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120亿元郎溪县新能源一体化示范基地项目,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12亿元24GWH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项目,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10亿元10GW超高效异质结光伏产业链智能制造项目,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7.5亿元10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10GW新能源电池片及新能源基地建设项目,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年产20GWh钠离子电池电芯、10GWh钠离子电池系统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二、主要做法
   (一)聚力招大引强,推动产业建设
    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2+3+4”产业链更加完善。明确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两个主导产业的100亿招商目标,推动3个优势产业在50亿元以上项目、4个新兴产业在30亿元以上项目取得突破,围绕“2+3+4”产业链,深入开展招商对象和主导产业细分市场研究,瞄准与我市主导产业相关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产业类基金公司、与我市主导产业关联的产业园区、未来产业相关企业,明确产业链招商路径,不断完善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以来,全市新能源企业达95家,增速246.1%;全年产值增速282.56%。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2022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产业亿元以上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838.9亿元;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354.9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亿元以上签约项目49个,协议投资166.3亿元;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79.1亿元。
   (二)引导产业集聚,加快平台建设
    1.产业平台全面升级。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提质提效,宁国、广德、宣城经开区进入全省开发区30强。宣城经开区全力打造异质结光伏产业新高地,同时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核心关键零部件,初步形成汽车零部件产业新能源轻量化板块2987亩产业集聚分布区,投资15亿元的鲲羿轨道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型轨交制式整车柔性智能制造工厂等项目成功签约落户。东部新城加快规划布局,入驻羽绒产业园、百汇建材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大市场、联邦物流、钢材市场等项目,注册登记企业900余户,个体工商户约1600家。宣城宁国化工园区(港口片区)成功获省政府批准,总规划面积6.6平方公里;宁国经开区、广德经开区被认定为2023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全省共21个)。同时,我市以‘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建设为牵引,作为全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号工程’,谋划建设长三角(宣城)产业合作区。今年上半年,“一地六县”产业合作区宣城区域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8个,投资额927.1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28个,投资额317.8亿元,形成宣城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2.优化提升产业承接载体。聚焦9大省级以上开发区,加快园区体制改革,全面推广“管委会+公司”改革经验,探索引入专业运营公司、职业经理人、专业化管理团队运营开发区,重点逐步剥离开发区社会事务职能,保障园区集中精力和资源服务重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对宁国经开区、广德经开区等产业平台地域分散、结构松散的园区,鼓励建立产业集中区,有效引领地方产业发展。加强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各开发区加快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支持宣城经开区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提升园区创新资源集聚能力。完善园区公共设施配套,不断提高园区的高端要素集聚和重大项目承载能级。宣城经开区深入谋划推进“一区一圈三中心”建设,即北部新区,产城融合核心商贸圈,污水处理中心、金属表面中心、物流服务集散中心,着力补齐生产服务配套短板。
   (三)强化要素保障,服务项目建设
    1.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建立2023年宣城市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库,推动项目加快实施。组织实施《宣城市铸造企业综合评价办法(试行)》和《宣城市铸造行业发展指南》,盘活全市铸造产能,支持各地围绕主导产业拟建设的重大优质项目。今年以来,已退出铸造产能30.62万吨,涉及12家企业;帮助7家企业成功置换铸造产能10.88万吨。
    2.提升土地供应效率。以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为抓手,深入推进“标准地”“退二优二”等改革举措。宣城经开区2022年完成标准地改革,厘清部门责任,明确土地征收、招拍挂、场地平整、水电气要素保障等流程。建立起存量成熟土地表,实现项目招引节奏和土地供给节奏精准衔接,保证在时间上精准、面积上精准、投资约束上精准,不断提升供应效率和质量。完成北部新区10KV修竹296线黄宕公用变高低压杆线迁移工程,架设2公里项目0.4KV供电线路,为海螺新材料等项目提供项目所需施工用电。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依托园区存量资产为载体,盘活闲置土地和存量资产。
   (四)完善工作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1.优化帮办服务流程。大力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通过系列“快办”服务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减材料、少跑路等举措为企业减负担。宣城经开区出台“容缺办理+承诺制”实施办法,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办理由17项要件,压减为3项要件和12项容缺件,审批时限由1个工作日调整为即办。强化“企业诉求办理”调度,对284家在库企业实行县级领导全覆盖联系。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为指导和帮扶园区现有企业转型升级,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负责所有签约项目的注册登记、规划设计、场地平整、厂房建设、施工许可办理、竣工验收、不动产权办理等项目落地环节的全流程帮办服务和日常调度工作。
    2.建立招商引资半月通报、调度机制。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建立了半月通报、每月向市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每两月提请市委市政府调度招商引资工作、每季度开展“三比三学三赶超”观摩点评活动等有效工作机制。持续抓好签约项目转化落地,梳理了2020年以来全市签约未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形成送阅材料,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调度招商引资已签约未开工项目,推进签约项目落地见效;每半月发布一次全市招商引资情况,对10亿元以上项目的签约、开工、投产情况予以通报。
    3.健全政商恳谈会机制。按照市委要求,今年以来市投促局会同市直相关单位承办了8期政商恳谈会,建立了公告发布、主题确定、问题交办等工作机制,极大提升了宣城政商关系的美誉度,打响了宣城品牌。1-7月共有88家企业参加政商恳谈会,共反映了143个问题,截止目前,1-6月份133个问题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7月份的10个问题正在办理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保持招商引资良好态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做好半月通报、每月恳谈、双月调度、季度观摩以及提示预警等工作,推进全市招商氛围再浓厚。
   (二)持续推进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有效对接各类招商项目信息,提高专业化研判水平,力争在50亿元以上项目上再突破。切实发挥产业投资基金在重大项目招引中的撬动作用。做好光伏行业半年回顾大会后半篇文章,对19家参会领军企业实行市厅级领导联“一对一”包保,主动上门拜访重点目标企业,力争将办会成效转化为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落地成果,推动光伏产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三)认真办好各类招商活动。围绕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等重点招商区域,常态化组织开展招商推介和集中签约活动。继续做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招商活动,扎实做好“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中国光伏行业大会年中回顾展望会、中国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大会、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等系列招商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四)突出抓好已签约项目落地。持续抓好签约项目转化落地,全面精准摸排已签约未开工项目情况,切实保障项目要素资源,加大力度推进已签约未开工项目落地工作。对重大项目,及时提请市级层面统筹土地、能耗、产能、产业基金、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
   (五)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根据《市委领导同志批示通知》(宣办通〔2023〕78号)要求,对照湖州市等先进地区做法,提请出台加强全市招商引资队伍建设文件,进一步健全组织架构和体系,充实招商力量,计划建立一支800人的全市招商队伍,其中驻外招商约500人。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常态化培训,提升专业招商水平。

    办复类别:B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系人:马兰佳            联系电话:2062383
                        


宣城市投资促进局

2023年8月18日